字号调整
社保入税政策实施以来,企业最担心的就是税务局征管下,企业社保费缴纳会比以前更加刚性。比如按实际发放工资作为基数的刚性要求,和个人所得税申报基数、企业所得税扣除基数存在数据比对风险等等。这一政策的发布对于千万年收入的网络主播们灵活就业人员会产生什么影响?同时对于采用灵活用工的企业又将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期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人才洞察为你揭秘,
年薪千万的主播,如何发薪缴税
晚上 11 点,某鱼主播阿冷(化名)在自己的直播间开播。
阿冷是某鱼平台一位舞蹈主播。只见她随着音乐跳着热舞,直播间的气氛也随之点燃。
阿冷做主播已经一年时间,但成绩一直不温不火。如果不是因为年初的疫情,她可能早就放弃主播这个行当。
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很多企业陆续裁员倒闭,找工作一时间成了奢望;但另一方面,作为主播的她,反而在这段时间,流量和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
主播作为新经济发展催生的新职业,属于典型的灵活用工。自由的工作时间和收入,正是吸引阿冷尝试将主播作为自己主业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现在像阿冷一样的灵活就业者非常多。仅主播一类,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全网直播平台有 900 多家,主播数量超过 1022 万人。如果再计算上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那么这一数字还将高出许多。
▲ 直播平台上的主播们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些人如何发钱和缴税,以及缴纳五险一金?
主播这种自由职业,通常不属于任何企业组织。虽然阿冷是平台签约主播,但她和平台所属公司并没有直接的雇佣关系。也就是说,平台不能像给自己员工一样,给主播发放收入与缴税。
「我的收入和缴税是委托第三方机构代办的。我之前查过,有一些互联网第三方机构,只要交一点服务费,就可以帮忙代办,很方便。」
严峻的社保合规形式
近年来,薪税和社保政策的快速变化,社保入税、个税改革甚至推动了不同组织形态的变革。自去年开始,税改进入新时代,社保入税及新《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金税三期”工程统一了税收征管和相关的税务系统软件,以互联网打通了各类行政管理部门数据,税务征收及监管愈加严格,而薪酬、社保、个税的逐步一体化,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仍然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企业整体社保合规性,依然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合计约为1783.2 万家,占比超过 98%。
中国企业法人单位中不同规模企业占比
而这其中,有大约 80% 左右的企业是民营企业。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整体市场基本是由小微民营企业所构成。
对于小微民营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成本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现在很多基于互联网创业的小微创业团体,整体经营成本构成基本只有市场营销、IT 运维、行政和人力成本构成。
成本过高仍然是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第一难题。
从《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 2019》的调研结果来看,参与调研问卷的 3080 家企业中,社保基数完全合规的企业约为 29.9%。换句话说,市场中还有接近 70% 的企业,并没有实现社保的完全合规。
合规性指的是企业能否按员工工资足额购买五险一金。
缴纳社保自然是企业对所雇佣员工应该承担的保障性支出。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它也确实为企业增加了经营成本。这一点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尤为像今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像餐饮、文娱、教育培训机构关停倒闭。为了保障经济的恢复发展,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就有针对企业减税降费的一项,为的就是给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北京、上海、深圳、四川、新疆等多地税务部门联合人社局、财政局、医保局(四局)同时发布公告,自2020年11月1日开始(指所属期从11月开始),企业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费以及地方补充医疗保险费等)正式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社保入税将意味着数据来源从企业提供变为了金税三期数据库,也意味着企业造假难度更大。征管手段更加信息化、更加精准,也会更加透明化。
从长期来看,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监管只会越来越严,社保的规范化是必然的趋势,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后,征管能力和征管效率必然有大幅度提升,这必然有利于为整体降低费率争取更大空间,促进降低社保费率,推动企业主动合理规范社保缴纳问题。
灵活用工是企业极佳选择
毋庸置疑,2020 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就好像 2003 年一样,疫情的确在加速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演进。但对于人力资源行业+互联网来说,疫情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整体经济环境,就是「中国正在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迈进」的阶段。
典型的现象比如现在像主播、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这些新经济职业的崛起;以及餐饮、零售、教育培训等行业的用工模式,从原来的整体雇佣转变为灵活用工。疫情只是加速放大了这些变化趋势。
今年在疫情的冲击下,国内经济形势的确受到了影响。但同时,像主播、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这些数字经济新业态下的职业,在疫情期间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潜力。
在此前的 7 月 15 日,国家发改委等 13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通过 19 项创新支持政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15 大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生产要素供给新方式,培育壮大新动能。
其中,「强化灵活就业劳动权益保障,探索多点执业」,是支持政策中的重要部分。
政策明确指出,要完善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政策,支持搭建灵活用工供需对接平台,探索完善与个人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教育等行业多点执业新模式。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说,数字经济新模式催生的新经济职业,以及灵活用工的方式,并不是疫情带来的,而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企业灵活用工的趋势是不可逆的,疫情起到的只是催化剂的作用。
同时在近日关于社保入税,关于灵活用工人员社保等问题,也给予了明确答复。在国家税务总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765号建议的回复中,明确了对灵活用工人员从平台获得的收入作为经营所得的问题。
这表明了税务总局对灵活用工平台本身是认可的,同时,也明确了灵活用工人员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或者未注册个体工商户但在平台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取得的收入按照“经营所得”计税。
政府所出台的指导政策,目标非常明确,未来我们就是要大力发展新经济平台,给灵活用工的个人与企业增加新的选择,给他们更完善的保障,调动每个人的能力与积极性,整体激活社会潜力。
外部环境的变化,加上国内法律法规持续完善、全国社保税务业务与数据打通整合、用工方式的彻底改变,以及企业雇佣双方对社保合规性意识逐步增强的趋势下,「数字化+人力资源」势必在未来会迎来新一波高速增长。
而像阿冷一样的灵活用工人员,未来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将会更有底气,更坚决。
适合灵活用工的行业:
●直播行业—网红主播结算;
●传媒行业—自媒体KOL结算;
●电商行业—推广返佣结算;
●物业行业—(渠道佣金结算);
●旅游行业—导游、志愿者、翻译员、导购结算等;
●数娱行业—作家、写手佣金结算;
●教育行业—线上教师结算;
●支付行业—POS推广人员结算;
●培训行业—讲师、教练、老师、顾问结算;
●医美行业—线上医生、顾问结算;
以平台形式给企业及用户提供服务的平台定位: